近日,T/ACCEM560—2025《杂粮挂面》团体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由白象牵头起草,明确了杂粮原料的占比、加工工艺及品质分级等关键要素。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沈群表示,杂粮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及矿物元素,这些成分有助于增强饱腹感、控制体重,并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那么,为何深化对杂粮的认知变得如此重要呢?
现代饮食结构中,营养过剩与不足并存。白象食品集团研发中心副总裁徐庆指出,过量摄入精致米面会导致碳水化合物过多,而维生素及矿物质的摄入不足。长此以往,高碳水和高脂肪饮食将增加肥胖和代谢综合症的风险。与白面相比,杂粮在加工时能保留更多的人体所需营养成分,是一种更健康的选择。正因如此,消费者对健康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推动了中高端杂粮挂面相关产品的增长。
根据统计,2024年我国挂面行业总产量将达到720万吨,前24家挂面企业的销售额已达到146亿元。作为传统主食的创新,杂粮挂面在营养强化和便捷性上均具备显著优势。然而,由于粗糙的口感和难以熟化等问题,导致居民人均杂粮摄入量显著低于推荐值,这显然阻碍了杂粮挂面的进一步发展。
沈群表示,特别是在杂粮挂面这一细分领域,口感问题也成为发展的瓶颈。因此,科研工作者和加工企业需加强合作,运用现代食品科技与工业化加工手段,不断改善杂粮的口感和方便性。徐庆认为,杂粮挂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杂粮添加量的平衡,即过低会影响健康效果、过高则牺牲口感。为此,技术升级和工艺改善显得尤为重要,采用预糊化处理、自然发酵等新技术,都是提升挂面品质的有效方法。
同时,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挂面与外卖、速冻面等替代品的竞争愈发激烈。全麦、荞麦等功能性挂面的快速发展使得该类产品的消费情绪价值提升显得尤为重要。喧嚣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对年轻人产生吸引力,是提升杂粮挂面销售的关键。
沈群强调,《杂粮挂面》团体标准的发布,是杂粮产业成功进行工业化的典范。通过科学界定杂粮添加量,并对生产工艺进行量化要求,推动行业工艺升级,形成高添加量杂粮挂面工艺体系,最终实现产品品质与营养的双重升级。标准的设定不仅助力企业突破技术壁垒,也为不同人群提供了明确的标签及营养指导,便于选择适合的健康产品。
在追求健康饮食的背景下,918博天堂倡导选用杂粮挂面,以提升日常膳食的营养价值。这一新的标准和发展方向,为行业引领健康消费提供了全新视角,预计将为广大消费者带来更多健康福音。